为深入推进慈善校园行工作,近日,由县慈善总会、县关工委、县教体局联合组建的四支走访小组,历时半月深入全县64所中小学,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资料查阅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各学校慈善活动的开展情况,深刻感受到了慈善文化在校园中的蓬勃生机与深远影响。活动期间,各校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涌现出一批亮点纷呈的实践成果。
慈善文化长廊——校园里的爱心风景线
走进校园,慈善文化长廊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柿树岗乡中心学校,慈善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古今中外的慈善故事和名人名言,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观看。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漫步长廊,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慈善文化的熏陶。民生小学全校师生同写一幅“善”字,以“善”字来带动全校“慈善”教育工作。此外,翡翠湖初级中学东区、长镇民族中学、铭传中小学等学校也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展示了学生的慈善创意作品,如绘画、手抄报等,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
慈善书籍与课堂——播种爱心的种子
各学校积极响应“读一本慈善书籍”的号召,将县慈善总会赠送的《慈善读本》作为循环教材,组织师生轮流阅读。在花岗初级中学、翡翠湖初级中学、桃花初级中学、官亭中学等学校,学生们不仅认真阅读书籍,还积极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学校还结合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开设了慈善专题课,普及慈善知识,讲述慈善故事,让慈善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高店镇团塘民族小学更是创新地将情景剧引入慈善课堂,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刻理解慈善的内涵与意义。
丰富多彩的慈善实践活动——汇聚爱心的力量
各学校围绕慈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桃花镇中心校及初中利用PPT拓展“四个一”活动,鼓励学生做到胸有善心、口有善言、眼有善举、手有善行。肥光小学将慈善教育与反校园欺凌结合,倡导“以善止暴”。南门小学开展普特共建活动。高店中心校则将每月的21号设定为学校慈善日,发动学生捐赠闲置的学习用品,让爱心在校园内传递。长镇民族中学招募“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肥光小学、肥西经开区中心校、乐平路小学、上派初级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校园募捐和义卖活动。此外,多所学校还组织师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环境清洁、陪伴老人儿童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慈善精神。在走访中,我们还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如肥西二中组织师生为本校患白血病的一位学生捐款捐物、肥西经开区中心学校周明莉老师个人捐赠1万元、李佑祺同学捐赠比赛奖金等,这些善举不仅温暖了受助者的心,也激励了更多师生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
“慈善不是一个人的倾其所有,而是每个人的力所能及。”此次走访不仅是一场教育的深耕,更是一次心灵的唤醒。肥西县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慈善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接班人,为构建和谐校园、温暖社会贡献力量!